要建设小文化,更要建设大文化——刘民钢发表在《文汇报》的文章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2-16浏览次数:15118


来源:文汇报(2012年1月17日)

  • 刘民钢


        去年11月举行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由此文化建设更加成为全国上下高度关注的问题,也理所当然地成了正在举行的上海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话题。在政协会场,不少委员纷纷发表见解,就上海的文艺创作、博物馆和艺术场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等建言献策。

  这些当然都跟文化建设有关,但确切地说,这些还只涉及城市文化生活的构筑以及文化产业的推进,并不是文化建设的全部,甚至不是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文化”一词包含了“大文化”和“小文化”两层含义

  在本次政协会议上,俞正声书记在与委员们对话时特别提到,“文化”一词包含了“大文化”和“小文化”两层含义,他还比较了他所熟悉的几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的特点。俞书记这番话很有启发意义,值得深思。

  所谓“文化”,我理解,是指某一地域乃至某一国家的大多数人共同认可和遵守的思维形式、办事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以及支撑在这些背后的价值观和哲学观。至于文学创作、文艺演出、艺术展示、文娱活动等等,都是文化的表达形式。

  人们容易将“小文化”等同于文化,把文化建设的任务局限在文化服务设施比如场馆的建设、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和群众文娱活动的组织举办等等;不少政府官员也偏重于这些成果可以度量的任务。这显然不够全面,按此而行,结果会把文化建设这个“软”任务做“硬”了,变成了修建多少剧场、开设多少博物馆、举办多少场演出之类。

  韩正市长在向本次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别提出要“注重软硬件并举”。所谓“硬”,应该是指文化设施等的建设;所谓“软”,当指人的观念意识、行为习惯等等,以及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相对于那些可见可数的剧场、影院、文化馆、博物馆和作品、演出、活动,它们属于“大文化”。

  韩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充分认识上海在全国文化建设大局中的地位和责任,切实提高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自觉和自信,坚持不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融化为市民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大力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吸引世界文化精华,弘扬都市文化品格,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美好精神家园——这正是上海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是上海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兼收并蓄、博采中西、融汇古今,建设当代上海城市文化

  俞书记在上述对话中提到上海人和上海地域文化的特点时说:上海人“讲制度、讲规矩、守诚信”,这些正是上海文化的精华所在,“是上海最最宝贵的财富”。

  上海是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城市。在工业文明的熏陶下,市民较早地形成了遵纪守规的观念和习惯。年纪大一点的上海人,一定记得过去遇到大雾天气或者公交系统运行受阻时,许多人会徒步走到工厂、商店和机关上班。因为在工厂的流水线和社会的服务链上,哪怕只少了一个人,都会受到影响。工业文明要求每个人都讲制度、讲规矩。

  上海在1843年开埠之后,迅速发展成一个商贸高度发达的港口城市。在市场上如果不讲诚信,那就只能有一锤子买卖,再也没有第二次交易,就连商店饭馆也不会有回头客。商业文明要求每个人都守诚信。

  上海又是我国近代较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人口中将近一半又是外来移民,因此比较早地接纳了不同地区的各种文化乃至西方文化。多样的文化在这个城市里碰撞、交流,最终融合、共存。这样的环境,促使上海人比较宽容,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不同文化中有用和优秀的东西。

  这些历史形成的城市文化特质,都值得重视。上海应当剔除既有城市文化中的糟粕,保留精华,同时继续兼收并蓄、博采中西,把现代城市文明中的188比分直播优秀元素汇集起来,建设当代上海城市文化,以此引领、凝聚全体上海市民。全新的当代上海城市文化,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既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融汇当今世界先进理念,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